擇要:
1. Statista 預測2023-2029年香港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規模將從22.54億美元增長至25.34億美元。
2. 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中國化妝品和護膚品零售規模將於2026年分別達到人民幣14,822億元和7,527億元,2021-2026期間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為9..4%和10.1%。
3. 香港美容美妝企業通過建立網店管道、網紅和KOL直播帶貨、參與美容展、進駐國內的創業園區、設立辦公室及產品體驗區,並申請BUD、EMF和「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」,積極進軍內地市場。
4. 綜合歐萊雅、Euromonitor和CBN data, 功能性產品、綠色環保、醫學美容、個性化定製、AR和AI、男性美容、品牌矩陣、差異化行銷將成為化妝品市場的新趨勢。
香港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市場保持增長勢頭
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、電商消費的普及、國際品牌的進入、美容產品種類擴大和中國大陸的遊客購物帶動,香港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市場持續擴大,Statista預測2023-2029年香港的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的銷售總額將從22.54億美元增長至25.34億美元。
香港美容美妝企業瞄準內地巨大的市場潛力
目前,中國為全球第二大的化妝品市場。然而,中國人均美容消費只有670元人民幣,仍遠低於美國(3605人民幣)、日本(3640人民幣)和韓國(3474人民幣),反映市場潛力巨大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,預計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市場規模(按零售額計)於2026年將達到人民幣14,822億元,由2021年起以9.4%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;而護膚品市場的市場規模預期由2021年至2026年繼續以複合年增長率10.1%增長,將於2026 年前達致人民幣7,527億元。
國內的龐大機遇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香港美容美妝企業進軍內地,通過建立網店售賣自家品牌或代理其他品牌,在不同的跨境電商平臺設置銷售管道,利用網紅和KOL合作進行直播帶貨推銷產品,以及參與美容展以提升公司知名度。當中有部分企業參與香港貿發局「T-box升級轉型計劃」、將產品於『香港.設計廊』京東國際跨境電商店上架,進駐國內的創業園區,設立辦公室及產品體驗區。根據BUD的數據,BUD計畫累計有15家香港美容美妝企業獲得批款,金額範圍為10萬至100萬港元。除BUD外,企業也可以申請EMF和中小企八成信貸擔保計畫和九成信貸擔保計畫,以獲取營運資金。
8 大新趨勢點燃長線增長之路
綜合歐萊雅、Euromonitor和CBN 分析, 功能性產品、綠色環保、醫學美容、個性化定製、AR和AI、男性美容、品牌矩陣、差異化將成為化妝品市場的新趨勢。
功能性產品:隨著化妝品市場的發展,化妝品行業出現更多細分市場,專注於可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需求的不同功能,這鼓勵化妝品公司推出新產品,並進一步豐富其產品供應。著重抗老效用、敏感修護、美白、控油祛痘、抗皺及補水等特定功能的產品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,從而增加他們的購物頻率。此外,添加護膚成份的化妝品更廣泛地應用在美容、個人護理或化妝品。
綠色環保:基於環保和可持續性發展的考慮,生產商開發環保友好的產品,當中包括使用可再生的植物、藏量豐富的礦物資源或透過循環過程獲取的材料,以及使用更環保的方法萃取原材料,製作更有效及環保的產品。蔬果成分因其天然性和功效而受到青睞,常常被添加到面霜、面膜、精華等護膚產品中。以礦物色素和有機植物精華製造的有機天然化妝品,具備天然防曬功效,色澤持久,不含人造香料或石油化學品,特別適合敏感皮膚使用,使這類化妝品越來越受歡迎。
醫學美容:近年來,消費者對具有抗老功效的護膚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。含有維他命、草本植物精華甚或藥性成分的藥妝產品,例如維他命C潤膚液、茶樹油潔面膏以及膠原蛋白面膜等產品大行其道。含有重組膠原蛋白、黃芪、神經醯胺、透明質酸、山茶花、積雪草、水楊酸等成分的護理產品銷量快速增長。在玻尿酸等常規成分外,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的玻色因、能修復光老化的二裂酵母近一年消費規模增速明顯,視黃醇、蝦青素、勝肽等成分也備受關注。與此同時,包括酵母、益生菌等在內的發酵產物增速正在明顯提升。該類成分具有幫助消費者調節皮膚的微生態菌群平衡的功能,目前多用於貼片面膜,液態精華及化妝水中。
個性化美容: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,更加講求個人化,他們希望找到適合其獨特皮膚類型、膚色和問題的產品。不少美容公司提供個性化的美容解決方案,經店舖醫學美容顧問一對一瞭解及皮膚儀器分析後,可以按消費者不同的皮膚狀況,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專屬精華配方和定製的護膚品套裝,不僅提高了消費者的滿意度,還增強了品牌的忠誠度。
AR和AI:通過虛擬試妝技術,消費者可以在不實際試用產品的情況下,直觀地看到產品在自己臉上的效果,從而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膚色和膚質的產品,亦提高了購物的趣味性和便利性。在高端技術賦能下,用家甚至可創建代表自己的虛擬人物,探索活動及體驗虛擬線上商店、到訪互動遊戲專區、參加虛擬彩妝元宇宙派對。AI 在美妝護膚品市場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AI可以通過分析消費者的皮膚數據和需求,為消費者推薦適合的產品。此外,AI還可以幫助品牌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調研,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。
男性美容:隨著社會對男性美容意識的提升,男顏經濟成化妝品行業新驅動力。歐萊雅(L’Oréal)、香奈兒(Chanel)、SK‑ II、Tom Ford、艾諾碧(IOPE)等國際大牌相繼推出男士系列的彩妝及護膚產品線。越來越多年輕男性消費者不再僅僅需要剃須和潔面產品,而是愈加關注自身皮膚健康和外在形象。2023年中國男士護膚體驗裝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,男士面部精華、男士爽膚水成交額增長均超70%。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,2023 年全球男士美容產品市場規模為584.6億美元,預計2024年將達到616.2億美元,到2032年將達到855.3億美元,預測期內複合年增長率為4.18%。而iiMedia Research(艾媒諮詢)數據顯示,2023年中國男性護膚品市場規模為165.3億元,同比增長30.0%,預計到2027年有望達到240億。
品牌矩陣:美颜商一方面通過增加配方和顏色,以不斷組合、迭代,保證產品能持續地適應不同消費者以及新妝容的趨勢變化,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。另一方面圍繞核心功效進行產品迭代與品類擴容,將專利成分應用於精華、乳液、面霜、眼霜等技術門檻、溢價能力更高的品類,幫助品牌豐富sku組合,持續營造“新鮮感”,提高客單價,並擴大對不同層級消費需求、不同場景的覆蓋度。
差異化:通過深度洞察消費者需求,從原料、包裝、成分和行銷層出不窮,將成為化妝品牌的新致勝竅門。例如,結合中醫理念和草本成分,強調品牌的文化背景和故事,以此吸引消費者。在產品包裝上注重視覺美感和用戶體驗,結合現代設計與傳統元素,創造獨特的開箱體驗。不僅利用社交媒體電商平臺宣傳和銷售,還同時在實體店提供體驗式行銷,增強消費者的品牌認同感;通過明星代言,IP聯名和節日系列,保持品牌年輕化和潮流感。

免責聲明
本月度報告中使用的所有資訊均來自被認為可靠的公開來源,但我們不保證本報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,也沒有尋求對這些資訊進行獨立驗證。本報告中的前瞻性資訊或陳述包含基於假設、對未來結果的預測、尚未確定的金額的估計的資訊,因此涉及已知和未知的風險、不確定性和其他可能導致實際結果發生重大變化的因素,與目前的預期不同。對於您因存取、使用或依賴本說明中包含的任何資訊而產生或遭受的任何直接、間接或後果性損失、利潤損失、損害、成本或開支,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。